空谷幽兰谁种。习习风吹香重。可惜着根难,当户应愁锄送。
悲痛。悲痛。难醒红尘痴梦。
如梦令 · 感事,和仙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如梦令 · 感事,和仙甫》是近代诗人高旭于1877年创作的一首诗歌。在这首诗中,高旭通过描绘“空谷幽兰”被风力吹动而难以生根的意象,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苦短的深切感慨。
诗中的“空谷幽兰谁种”象征着那些默默无闻、坚韧生存的生命。高旭以兰花为喻,表达了即使是最微小的生命,也有着顽强的生存意志和不屈的精神。这种象征意义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命力量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生命本质的深刻认识。
“习习风吹香重”,这句诗描绘了兰花在春风中香气四溢的景象。这里的“香重”不仅指兰花自身的芬芳,更暗喻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兰花的香气虽然浓郁,却因为无法生根而显得更加珍贵和脆弱。这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体悟,即使生活中充满了美好的事物,但也常常因为种种原因而难以长久。
“可惜着根难,当户应愁锄送”。这句诗表达了兰花难以生根的悲哀,以及它可能面临的最终命运——被人铲除。这里,“锄送”不仅是对兰花被砍伐的直接描述,也是对诗人自身命运的一个隐喻。诗人用这样的笔触,抒发了对现实无奈和无力改变的深深忧虑。
《如梦令 · 感事,和仙甫》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哲理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人生的无常和生命的脆弱。高旭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的感悟与时代的背景相结合,创作出了这首具有深远影响力的诗歌,让后人在品味之余,也能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