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上巳后翌日西子湖头怀亚子

草草杯盘卿已去,天涯离恨难支。我来原亦未曾迟。东劳西燕,又是误佳期。
多少痴情何处诉,碧桃刚值开时。一枝攀折枉相思。低回绵渺,此意几人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上巳后翌日西子湖头怀亚子》是近代诗人高旭创作的一首词。以下是对这首词的介绍:

  1. 作者介绍:高旭,字天梅,号剑公,别字慧云、钝剑,江苏松江府金山县张堰镇(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人。他是中国近代诗人。
  2. 诗歌原文:草草杯盘卿已去,天涯离恨难支。我来原亦未曾迟。东劳西燕,又是误佳期。
  3. 诗句赏析:诗的开头“草草杯盘卿已去”,表达了一种对宴席结束的遗憾,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接着,“天涯离恨难支”描绘了诗人在异地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最后两句“我来原亦未曾迟。东劳西燕,又是误佳期”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来时的匆忙和错失良机的懊悔。
  4. 情感表达: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特定场合下的情感变化,从宴会的结束到对过去的怀念,再到对未来的展望,情感层次丰富而复杂。这种情感的流露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诗人的内心世界。
  5. 艺术手法:高旭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首先,他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复杂的情感,使得诗歌既具有深沉的情感内涵又不失明快的节奏感。其次,他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6. 文化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文化环境中,这也为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了解这些背景信息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诗歌的整体风格和主题。

高旭的《临江仙·上巳后翌日西子湖头怀亚子》不仅在艺术上表现出色,更在情感和思想上给予了读者深刻的启示和共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进一步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和深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