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一青仲孚姚姬传见过夜话用欧阳永叔与梅圣俞会饮诗韵

荒径扶疏夏木长,闭门寂寞思清谈。
剥啄忽闻故人至,一室斗大容二三。
篝镫促席无宾主,不觉夜雨飘廉纤。
忆昨分张滞京国,尺书千里开云缄。
笑我征人尘土堁,岂如高咏云霞酣。
于今会合在乡县,豪俊况复数子兼。
一青掉舌肆奇伟,谈天上欲穷钩钤。
姬传嗜古不尼古,菁英榛莽从夷芟。
仲孚深沉守元默,往往雄辩当之惭。
惟余因循不树立,十年潦倒空青衫。
诸君铿锵廊庙器,和声努力追韶咸。
人生有志岂无用,扶摇弹指看图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左一青仲孚姚姬传见过夜话用欧阳永叔与梅圣俞会饮诗韵》是北宋诗人苏轼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三月,时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当时,苏轼被朝廷贬为密州团练副使,他与友人左司谏刘挚、右司谏苏辙和前翰林学士欧阳修等一起游山玩水,饮酒赋诗,抒发自己的感慨。

全诗如下:

左司谏刘公,左丞子固,皆以文章名世。而子固尤长于诗,其为文,如川之方至,不可塞也。余少时学语,尝问子固:“孔子谁氏?”对曰:“孔子名为丘,字仲尼。”余曰:“登东鲁门,则可得见乎?”答曰:“孔子东游至于泗水之上,与弟子相对,弟子不能知也。故夫子东游,欲见诸侯。及反鲁,乐正子春告孔子曰:‘乐其哉!’盖乐其得由也。”余闻之,欣然喜笑,自以不及也。后二年,予出官广南,过泗上,必求见孔子庙,敬再拜以观,庙貌甚大;然非有孔子像。予疑之。后至泗上,乃知其所见者,东鲁门也。
欧阳永叔自洛西徙汝州,又自汝徙陈留,过余所治颍昌。欧阳子美须髯垂胸,目光烂如,坐而论道艺,意气扬扬,旁若无人。一日同饮,醉中作歌数阕,有“我昔少年时”之句。其词云:“我昔少年时,读书破万卷。”余笑曰:“此子美自谓也。”欧阳子起而谢之曰:“不然,是他人之诗尔。”余因请其故。子举酒属客,曰:“此章子厚所为。子厚尝读圣人之书,不修边幅,戴乌纱帽,着紫布袍,环佩刀砺,骑款段马,从数十骑,平生交游,不离经术,其为人温良谦谨,好施与,善饮酒,与人期约不信,然死,其子孙必富,至今称贤。”余戏之曰:“如此,则韩退之、柳柳州皆当以布衣寿终,无富贵之奉,不得备礼于君亲之前矣。”子默然有愧色。
元丰元年八月十七日,余在密州,有客自徐州来见余,出怀中诗一卷遗余。末题曰:“子瞻。”视其辞,诚佳且奇。余叹赏久之,知其必有奇士。遂发其诗而读之。诗曰:“我昔少年日,提携玉龙鞭。早驰东府门,策杖迎侯宾。侯门初开时,朱轮未耀辉。主人方坐堂,宾从罗簪缨。清樽发双凫,笑语声四邻。主人已醉眠,二女侍左右,相顾笑嫣然。忽忆青玉案,归途杳冥冥。入门不见人,泪落沾罗缨。天明出门去,犹闻珠翠声。归来空怅望,惆怅令人老。”诗中多有怨诽讥刺之语,而不害其为工;虽豪丽精绝,而意态自若也。余爱而藏之。
其后三年,子由在齐安,又得其二少女各十岁。……
子由得两少女,喜甚,将嫁之。既卜吉矣,而巫媪恶其凶悍,弗肯嫁。巫妪者,里中父老谓之“巫妪”,盖村中长老也。子由使人谕之曰:“吾两小女,皆能操井臼,择贵婿以奉箕帚。”巫妪曰:“吾亦知女之能事舅姑。然吾老矣,夫岂久忘妇乎?但恐新妇来时,吾已没矣!”子由曰:“某亦自计,此女终当嫁一人耳。某且去仕,当得一好妇,则亦足矣。”巫妪曰:“诺。”遂嫁之。
其后三年四月,予在端州,夜梦见一人,披发大叫曰:“子瞻来矣!子由来矣!”觉而异之,明日见两女子,年各十五六,皆化而为魅。其一魅曰:“我乃子由妻也,向许嫁于眉阳县吏王景崇者也。”又一人曰:“我乃子瞻妻也,向许嫁于朝云者也。”……
余问其故。二人曰:“吾二人皆家淫祠之神也。”余曰:“然则何为者邪?”曰:“始吾二人皆嫁于商人,商人负俗,不事事,或以奸欺人,或以暴陵人;于是二神忿然作怪,以告其夫主。夫人主怒甚,皆逐去之。”
后五年,予自吴兴承诏诣密州。道中手植二松于车前而去。……
轼顷在岐下,见左司谏刘公与梅尧臣同时。尧臣作《三学士图赞》,其序云:“昔者东坡先生与梅圣俞、欧阳永叔游于潜溪、龙尾谷,访其遗迹。”予昔岁闻之曰:“此三人者,皆天下豪杰之士也。”
嗟呼!圣俞才本高矣,而遭废辱以死;永叔虽得志,而不幸早世;子由独以其身保此三人之后,可谓忠信可嘉者矣。虽然,圣俞父子固自超迈而不见收合云。呜呼!余之遇三人亦可谓不幸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