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山寺用苏轼韵兼效其体

平生不戒游览兴,西浮于洛东观海。
轻舟风利过维扬,此间初识有江在。
巾流嵽嶪如补陀,八功德水澄无波。
精蓝信宿可留憩,层楼阿阁何须多。
青雀黄龙尽收楫,笳吹笙歌送西日。
帆樯远近挂红灯,照入江天星点赤。
髯翁醉醒风雅魄,奇句孤吟深夜黑。
信耶非耶漫强明,律中要使鬼神惊。
六百年来人莫识,我偶拈庚答风物。
滥觞远忆巴岷山,土鼓云门拳石顽。
清赏凭高兴未已,烹茶更试中泠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金山寺用苏轼韵兼效其体》是清代乾隆皇帝创作的一首七言诗,而非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该诗的原文如下:

平生不戒游览兴,西浮于洛东观海,轻舟风利过维扬,此间初识有江在。巾流嵽嶫如补陀八功德水澄无波,精蓝信宿可留憩,层楼阿阁何须多。帆樯远近挂红灯,照入江天星点赤。

这首诗通过描绘金山寺周围的自然美景和宁静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一种超脱态度。同时,这首诗也是对苏轼诗歌风格的模仿,展现了乾隆皇帝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造诣。

《游金山寺用苏轼韵兼效其体》是一首清乾隆时期的七言诗,它通过对金山寺周围景色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人生哲理的领悟。这首诗不仅是清代文人对苏轼作品的一种致敬,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