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

东南称二老,曰钱沈则继。并以受恩眷,嘉话艺林志。
而实有优劣,沈舛钱为粹。钱已见前咏,兹特言沈事。
其选国朝诗,说项乖大义。制序正厥失,然亦无呵厉。
仍予饰终恩,原无责备意。昨秋徐述夔案发,潜乃为传记。
忘国庇逆臣,其罪实不细。用是追前恩,削夺从公议。
彼岂魏徵比,仆碑复何日。盖因耄而荒,未免图小利。
设曰有心为,吾知其未必。其子非已出,纨裤甘废弃。
孙至十四人,而皆无书味。天网有明报,地下应深愧。
可惜徒工诗,行阙信何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是清代诗人弘历创作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绘沈德潜的生平、成就及其与徐述夔案发事件的关联,展现了其复杂的人物形象和历史地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1. 作者介绍:《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的作者是清代乾隆时期的皇帝弘历,即后来的清高宗。他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造诣和丰富政治经验的帝王,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的文化政策,推动了清朝文化的繁荣发展。

  2. 诗作背景:诗作的创作背景发生在乾隆年间,当时的政治局势动荡不安,特别是徐述夔案件的爆发使得朝野震动。在这一背景下,沈德潜作为一位有影响力的文人和官员,其生平和作品受到了特别的关注和评价。

  3. 沈德潜的生平:《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中的沈德潜,被比作李、杜、高、王,这四位历史上著名的诗人。这表明了沈德潜不仅在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而且其诗歌艺术成就得到了极高的赞誉。

  4. 诗篇内容:诗中通过对沈德潜的赞扬与批评交织,反映了诗人对于这位前官员的不同态度。一方面,诗人表达了对沈德潜文学成就的认可,另一方面,也批评了他在某些历史事件中的不公正行为。

  5. 历史影响:沈德潜作为一位文化名人,其一生的成就和影响力深远,尤其是在清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的诗歌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颂,成为研究清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故礼部尚书衔原侍郎沈德潜》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同时也是研究清代历史、文化和政治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清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变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