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针余荩箧,开箧泪如丝。
血渍锋铓尽,儿寒手线知。
昏眵嫌布涩,邻壁借镫迟。
习苦嗟慈母,哀哀欲废诗。
断针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马苏臣的《断针吟》是一首表达深沉情感和对家庭亲情思念的五言律诗。
《断针吟》是清代诗人马苏臣的作品,其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平息息相关,反映了他个人的经历和情感状态。在探讨这首诗之前,了解马苏臣的生平及其文学成就是十分必要的。马苏臣,字湘灵,桐城人,是清代的一位学者和诗人。他的生平虽然不广为人知,但据资料显示,他曾是诸生,并有《偶景斋诗钞》传世。
《断针吟》作为一首五言律诗,不仅形式上规整严谨,而且在内容上也富有深刻的情感色彩。诗中通过描述一个关于断针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于母亲以及家庭亲情的深切思念之情。诗中的“血渍锋铓尽,儿寒手线知”描绘了断针被使用过的凄切情景,而“习苦嗟慈母,哀哀欲废诗”则深刻体现了诗人因思念而感到痛苦,以至想要放弃诗歌创作的情感历程。这种情感深度和艺术表现力是古代诗歌的重要特征之一。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断针吟》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诗歌技巧,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社会意义。通过这首作品,可以窥见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氛围,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断针吟》不仅是一篇情感真挚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清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文献。它通过具体的情节和生动的语言,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对家庭的深情怀念,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审美上的享受和文化上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