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丈一攫烟云寒,十丈一折雷雨蟠。
电光煜煜烧檐瓦,鳞爪僵冻双龙眠。
干霄无心故垂地,横空忽放穷幽燕。
干拿漠北尽萧艾,影排阊阖迎神仙。
风回雾黑夜吟啸,桑干倒卷流潺潺。
只愁掀舞怒腾上,殿庭摇荡无遗椽。
不然道人三味力,咒水降制长蜿蜒。
何为神物易翔跃,鼓钟相聒殊安便。
我来名蓝正无事,支筇仰面闲留看。
巨栎盘盘阴蔽野,楼桑矫矫光参天。
岂如兹松镇禅窟,斤斧不到青铜坚。
上方花雨作膏沐,玄鹤来往相周旋。
葆真完朴事非易,咄哉千载形神全。
老僧导我历高阁,秋空景物开澄鲜。
尘收日霁见负戴,芦沟车马如奔川。
百年泡影一转瞬,安能巢此还烧铅。
松昉煮罢竟飞去,洪崖子晋聊随肩。
吁嗟学道吾已晚,明朝且上西山巅。
报国寺双松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报国寺双松歌》由清代诗人吴绮创作,是一首描绘报国寺古松风貌的诗歌。下面将详细介绍该文学作品:
诗人介绍:吴绮(清江苏江都人),字园次,号丰南,又号听翁、红豆词人。吴绮曾于顺治十一年拔贡生,并被荐授秘书院中书舍人。他的创作风格受到王士祯的启发,并有《吾友于斋诗钞》传世。
作品原文:《报国寺双松歌》,昔年曾读燕台记,闻有慈仁松特异。古老宁知种者谁,离披转失栽时意。 于今时世已沧桑,双树犹然拜梵王。乍见但教生错愕,频来还许立苍茫。 苍茫意气何奇特,耳目之间从未得。夭矫不肯上苍天,拗怒何时穿白石。石裂天荒不可支,横拿侧出如相持。坤舆震坼盘双蜃,海水翻腾走万螭。左者斜窥右者仰,上出雕甍下玄壤。翠涛横舞觉风来,碧藓平铺看月朗。 月朗风来年复年,霜催雨折见前贤。 大夫不受秦官辱,君子谁从晚岁传。 我来看松敬松表,欲语松奇翻莫道。 荒唐如读漆园书,纵横似见张颠草。 吁嗟双松兮双松,松兮何始将何终。楼桑已斧庙柏爨,吾欲持此归鸿濛。
作品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生动地展示了报国寺古松的独特魅力。诗中不仅描述了双松的自然美,更借松之坚韧不屈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松树形象既独立又相互依存,如同人生中的伴侣或竞争对手,共同经历风雨,彼此扶持。
在欣赏这首诗的过程中,读者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其背后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了解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观察与感悟,以及这些感悟如何转化为艺术创作。通过对《报国寺双松歌》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精神世界。
吴绮的《报国寺双松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也能够从中汲取到生活的智慧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