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 清明悼夫子

陌上饧箫,又送到、清明时节。空回首、故人何处,音容难接。误认天涯犹未返,惊看素旐灵风曳。滴寒灰、和泪奠香醪,空悲切。
任杜宇,千行血。唤不醒,长眠客。岂天南地北,关山阻隔。露冷灯残天入梦,月斜风细花如雪。愿此时、魂魄一来归,从头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清明悼夫子》赏析

《满江红·清明悼夫子》是一首出自清代诗人张令仪之手的古诗词。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节时的场景,抒发了作者对逝去亲友的哀悼之情。

诗中的“陌上饧箫”形象地描绘了清明节的特定景象,人们吹奏着音乐,送行到郊外。这不仅是节日中的一种风俗,也反映了人们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怀念和对生命的敬畏。紧接着,“又送到、清明时节”表达了作者在这样一个特殊时刻所感受到的哀思与不舍。

“空回首、故人何处,音容难接”透露出作者在追忆往昔的同时,感到与逝者的分离是如此地难以跨越。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触动人心,更让人深刻体会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而“误认天涯犹未返,惊看素旐灵风曳”则是对逝去者离去后仍留下痕迹的无奈感慨,以及对其灵魂依旧在风中飘扬的深切感受。

“滴寒灰、和泪奠香醪,空悲切”,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泪水化作香醪,以酒祭奠亡魂,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之人无尽的思念与悲痛。结尾的“任杜宇,千行血。唤不醒,长眠客”,则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情感深度。杜宇鸟的啼叫象征着对亡者的呼唤与哀伤,而长眠客则指代那些永远沉睡在墓地中的人,他们的生死界限仿佛模糊不清,让人深感生命的渺小和宇宙的伟大。

《满江红·清明悼夫子》不仅仅是一篇简单的抒情诗,它更像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展示了古人面对生死的态度和情感体验。通过对这首古诗的赏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中关于生死、亲情与自然的一些深层次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