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江夜雨

多雨涪江夜,衔哀旅泊时。
老莱犹有彩,温峤已无裾。
水气侵床冷,乡心入梦迟。
凄凄悲岁晚,忍读蓼莪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涪江夜雨》是清代诗人张鹏翮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相关内容:

  1. 作者简介
  • 作者背景:张鹏翮,字运青,号宇宽,生于1649年,卒于1725年,祖籍遂宁县(今四川省遂宁市)。他年少聪颖,三岁便能诵《大学》,康熙八年中举人,十二年进士及第。在清朝官场上,他曾担任过苏州府知府、刑部主事、兵部督捕右理事等职务,后因参与平定俄罗斯国扰边的战事而受到皇帝赏识。
  • 文学成就:张鹏翮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的文学作品多涉及政治、历史和自然景观,其中《涪江夜雨》便是其代表作之一。此诗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涪江之景,通过描绘多雨之夜、旅泊之人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故乡深深的思念。
  1. 诗歌原文及赏析
  • 诗作原文:多雨涪江夜,衔哀旅泊时。老莱犹有彩,温峤已无裾。水气侵床冷,乡心入梦迟。凄凄悲岁晚,忍读蓼莪诗。
  • 诗意解读: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在多雨之夜独自旅泊时的凄凉之情。诗中的“老莱”和“温峤”均为古代传说中的仙人形象,分别象征着长寿和英俊,但在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暗示了自己年华渐逝、容颜不再的现实。诗句“水气侵床冷”则生动描绘了夜晚寒凉的气氛,使人感到一丝寒意。最后的“凄凄悲岁晚,忍读蓼莪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无奈与悲叹。
  1. 创作背景
  • 时代背景:此诗创作于清朝康熙年间,正值国家安定、文化繁荣的盛世。在这样的背景下,文人墨客得以尽情抒发情怀,创作出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
  • 个人经历:张鹏翮作为一位历经多次朝廷任命和地方治理的官员,其个人的生活经历也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特别是在任浙江巡抚期间,他在处理政务之余,仍不忘关注民生,留下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

《涪江夜雨》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清代诗歌的成就,更通过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对社会人生的感慨,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文人的精神世界。这首诗不仅值得读者细细品味,更应成为了解清代文人生活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