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虞帝琴堂

尚忆弹琴迹未遐,长悬舜日照晴沙。
光摇玉岭千层雪,影落瑶池一夜花。
利国曾闻称晋宝,和羹又得共天家。
凭栏忽见薰风起,银汉横波映浅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虞帝琴堂》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文学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虞帝的敬仰之情,还反映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张鹏翮,字子高,号东湖,明代文学家、书法家。他出生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家族,世代为官,尤其以其书法和诗词而闻名于世。其诗风豪放,富有创新精神,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使作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2. 诗歌原文:尚忆弹琴迹未遐,长悬舜日照晴沙。光摇玉岭千层雪,影落瑶池一夜花。利国曾闻称晋宝,和羹又得共天家。凭栏忽见薰风起,银汉横空挂秋霞。
  3. 诗歌鉴赏:这首诗通过描绘虞帝与舜帝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崇和怀念。诗中用“舜日”来象征光明和希望,用“玉岭”和“瑶池”等自然景观来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诗句中“利国”、“和羹”等词汇,则体现了古人治国安邦的理想追求。最后一句“银汉横空挂秋霞”,则是诗人对宇宙的宏观描绘,展现了诗人广阔的视野和深邃的思考。
  4. 诗歌背景:据传,虞帝是黄帝轩辕氏的后裔,他在位时,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虞帝的形象有关,诗人通过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古代贤君的敬仰和怀念。
  5. 诗歌意义:在现代社会中,张鹏翮的这首《题虞帝琴堂》依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它不仅能够让人们了解古代的文化传统,还能够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同时,这首诗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关注民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题虞帝琴堂》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的艺术品。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诗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在欣赏的同时,人们也应该思考如何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它们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