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道中二首

九载劳心为治河,栉风沐雨靖洪波。
平成奏绩民安乐,感戴尧天祝寿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高邮道中二首》是清代诗人张鹏翮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治理河流、疏通漕沟的辛勤劳作和治河成效。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内容及其艺术特色:

  1. 作者简介及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张鹏翮是清朝的一位官员。据记载,他在任泰宁军节度使时,因崇尚宽松而深受民心。
  • 创作背景:《高邮道中二首》作于金朝承安二年,当时张鹏翮改任泰宁军节度使。他在此期间治理河流,疏通漕沟,展现了其治河的才能与成果。
  1. 诗歌原文赏析
  • 第一首:此篇以“九载劳心为治河,栉风沐雨靖洪波。”开头,表达了作者在治河过程中的辛劳与付出,接着以“平成奏绩民安乐,感戴尧天祝寿歌”收尾,展示了治河成功的喜人景象。
  • 第二首:第二首则从另一个角度描述了治河的成果和影响,“陆走无关禁,舟行半海商。”描绘了河道开通后,陆地交通的便利和水上运输的繁忙。
  1. 诗歌主题思想
  • 治理成就:“九载劳心为治河,栉风沐雨靖洪波。平成奏绩民安乐,感戴尧天祝寿歌。” 这反映了作者治河九年的辛勤工作,以及对治河成功带来的民生改善和国家繁荣的自豪感。
  • 自然与人的关系:“湖漫通淮水,盂城隐楚防。” 表现了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1. 艺术特色分析
  • 语言风格:张鹏翮的语言朴实无华,直白地传达了他的情感和治河的经历。
  • 意象运用:诗中大量使用了自然景观作为比喻,如“陆走无关禁,舟行半海商。”,生动地展现了水利工程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和便捷。
  1. 社会意义和影响
  • 历史价值:《高邮道中二首》不仅记录了一段特定的历史时期,更反映了古人对水利的重视和智慧。
  • 文学价值:作为文学作品,它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对后世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高邮道中二首》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丰富的内容,深刻描绘了作者在治河过程中的艰辛与成就,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民生福祉的思考。通过对这两首诗的学习和理解,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文学的魅力,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宝贵的历史经验和人文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