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亭吐艳作年芳,不畏青霜裛裛香。
陆凯不来谁赠远?义山空自断离肠。
新春见梅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新春见梅花》的文学韵味
《新春见梅花》,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张鹏翮创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学价值,在中华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诗中不仅描绘了梅花不畏寒冬,吐艳作年芳的景象,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涵和深远的人生哲理。
张鹏翮(1649—1725),字运青,号宇宽,四川遂宁人,康熙九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河道总督等职。他不仅具备扎实的学识基础,更有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卓越的领导才能。然而,他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在雍正年间,他曾被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最终因政敌陷害而被迫辞官归乡。这段经历无疑给他的创作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和丰富的情感积累。
《新春见梅花》的诗句“亭亭吐艳作年芳,不畏青霜裛裛香”,生动描绘了梅花在严寒中依然绽放的姿态,象征着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与颂扬。这不仅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更是对坚韧不拔精神的歌颂。梅花虽无桃花的艳丽多姿,却以清雅高洁自持;虽无牡丹的富贵雍容,却以傲骨铮铮示人。
“陆凯不来谁赠远?”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或远方亲人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无可奈何的哀愁。《新春见梅花》通过梅花的形象,传递出一种超脱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人间真挚情感的向往。
“义山空自断离肠”,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也揭示了人生百态中的无奈与辛酸。诗人借景抒情,将自己的感慨融入对梅花的描绘之中,使整首诗歌充满了浓厚的人文情怀和深沉的历史感。
在解读《新春见梅花》时,我们不难发现,诗人张鹏翮运用简洁而富有力度的文字,将个人的情感与时代背景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艺术魅力。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还能从中汲取到面对困境时保持坚韧不屈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