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喜塞口

巴塘云影日悠悠,黑水金沙绕塞流。
一夜悲风摇草树,千山明月照江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阿喜塞口》是一首出自清代诗人张鹏翮的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读者。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更蕴含了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理解。

张鹏翮,字运青,号宇宽,四川遂宁人。他少颖异且端静如成人,三岁受《大学》,能成诵。康熙九年中进士后,历任刑部主事、河道总督等职,秉承康熙帝指示治理黄河。雍正初至武英殿大学士。张鹏翮卒谥文端,有《张文端公全集》。其生平经历与诗歌创作密切相关,因此其作品中常体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与时代感。

《阿喜塞口》以朴素的自然景物作为载体,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诗中描述的“巴塘云影日悠悠,黑水金沙绕塞流”,不仅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广阔的河山画卷,还隐含了对国家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夜晚,“一夜悲风摇草树,千山明月照江楼”则通过对比和衬托,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这种通过对比和衬托来增强艺术效果的写作手法,是古典诗歌常用的一种表达技巧。

张鹏翮的《阿喜塞口》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更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