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东南美,湖山入眼亲。
诗书无事业,冠剑尚风尘。
闽越平生梦,江关咫尺身。
岁寒宜自玉,家有倚闾人。
寄听庵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听庵兄》是清代诗人张印所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张印,字月潭,是山东巡抚澧中女,闽县陕西布政使林寿图继室,有《茧窝遗诗》传世。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张印的艺术成就,而且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生感悟。
从艺术角度来看,《寄听庵兄》的构思精巧独特。它以简练的语言、鲜明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以及个人命运的思考。通过对东南美景的描绘和对湖山入眼之亲切感的表达,张印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相结合,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
从文化背景来看,《寄听庵兄》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倾向。诗中的“家有倚闾人”指的是家族中的长辈,而“闽越平生梦”则暗示了诗人对于家乡的怀念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通过这些描写,张印不仅展示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还表达了对于现实生活和个人境遇的深刻思考。
从情感表达来看,《寄听庵兄》充满了真挚的情感和深沉的人生感慨。诗人通过对东南美景的赞美和对湖山的亲近,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诗书无事业,冠剑尚风尘”等句子,揭示了作者对于功名利禄的追求并未带来满足,反而带来了更多的无奈和迷茫。
《寄听庵兄》不仅是一首具有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更是一份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意义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可以领略到清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人生的智慧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