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袁浦道中

晓来霜气扑征骖,买醉旗亭酒半酣。
斜月五更催上马,又驮残梦入江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十月袁浦道中》是清代诗人张僖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景,并传达出作者深深的乡愁和对故土的眷恋。下面将对这首诗的内容、背景、鉴赏等方面进行详细解析:

  1. 诗歌原文
  • 晓来霜气扑征骖:清晨醒来,霜气扑面而来,仿佛能闻到寒风中的味道。
  • 买醉旗亭酒半酣:在酒馆中畅饮至半醉,借酒消愁。
  • 斜月五更催上马:夜半时分,斜月透过窗棂,仿佛有无形的手催促着上马。
  • 又驮残梦入江南:带着未竟的梦,再次踏上归途,回到了江南。
  1. 作者简介
  • 张僖,清代诗人,其生平不详,但据诗作风格推测,他可能是一位生活在江南地区的文人。他的诗歌多描绘山水景色与自然之美,体现了清初文人的生活情趣和艺术追求。
  1. 作品赏析
  • 主题:这首诗主要通过描写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江南水乡美景的赞美。诗中“晓来霜气扑征骖”一句,不仅渲染了秋霜冷冽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行程的艰辛和孤独。
  • 意象:“斜月”、“五更”,这两个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深沉的感觉,使人联想到夜晚行进在江南水乡的小径上,月色如洗,伴随着微风和马蹄声,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画面。
  1. 创作背景
  • 《十月袁浦道中》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个人的经历有关。作为生活在清朝的文人,张僖可能曾在某个秋天前往江南地区旅行,途中经历了许多风景和人事的变化。这些经历激发了他创作灵感,使他写下了这首表达思乡之情的作品。

《十月袁浦道中》作为一首典型的七言绝句,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学独特的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唐代诗人张僖的艺术成就和时代背景,还能够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学精神和人生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