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波楼题壁

洞仙关外路悠悠,疏树晴烟澹似秋。
政喜江山浑入画,十年重上月波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波楼题壁》是一首由清朝诗人曹寅承创作出的七言绝句。下面是对这首文学作品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洞仙关外路悠悠,疏树晴烟澹似秋。
    政喜江山浑入画,十年重上月波楼。

  2. 诗歌解析

  • 景致描绘:《月波楼题壁》的诗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美景的描绘。开篇“洞仙关外路悠悠”描绘了诗人行走在远离尘世的山间小径,感受着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接着,“疏树晴烟澹似秋”则通过稀疏的树木和淡淡的秋日烟雾,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这种景象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观察,也透露出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情感表达:整首诗贯穿着诗人对于时光流转、物换星移的情感体验。他通过“政喜江山浑入画”,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难以复返的感叹。同时,通过“十年重上月波楼”这一行为,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于往昔时光的留恋以及对未来的期待。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这首诗不仅是对景色的描写,更是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1. 艺术成就
  • 语言特色:在这首诗中,曹寅承运用了精炼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将读者带入一个如画般的世界。每一个字都仿佛经过精心挑选,用来捕捉自然界最细微的变化,从而创造出深远的意象。例如,“政喜江山浑入画”中的“浑入画”这一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和谐统一,让人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美学价值。
  • 结构布局:这首诗的结构简洁明快,却不失深度。开头两句奠定了整体的基调,随后的诗句层层递进,最终以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作为结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意境。这种结构安排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美感,还富含哲理,引人深思。

曹寅承的《月波楼题壁》是一首集自然美、哲理思考于一体的佳作。它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捕获了读者的心,更以其丰富的情感深度触动了人们对生活和自然的感悟。这首诗不仅适合欣赏,也是了解清代诗歌风格和文化背景的窗口,值得细细品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