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无车马迹,门有水禽啼。
疏树不藏屋,间云方过溪。
圆萍如客散,矮竹与儿齐。
落日西陂好,琴尊许共携。
题友人斋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探索文学的深度——屠倬《题友人斋壁》赏析
屠倬,字孟昭,号琴坞,晚号潜园。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是一位有才华的文官和官员。嘉庆十三年,他以进士的身份入仕,先后在江苏仪征和九江担任要职,后因健康原因辞职。他的文学作品中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其中,《题友人斋壁》就是他诗歌创作的佳作之一。
这首诗是屠倬在友人的书斋墙上所做的题词。诗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首句“巷无车马迹”,简洁而有力,勾勒出一幅宁静淡泊的生活画卷;紧接着的“门有水禽啼”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与和谐的自然场景中。
诗人以更为生动的语言继续描绘:“疏树不藏屋,闲云方过溪。”这两句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色,更通过对比“疏树”和“闲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他认为,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并非刻意为之,而是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最后两句“圆萍如客散,矮竹与儿齐”,更是将诗人对友人书斋的观察提升到了一种哲学的高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他既注重对自然的描绘,又不忘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这种深入浅出的艺术风格,使得《题友人斋壁》成为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通过阅读《题友人斋壁》,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屠倬精湛的文学才华,还能从中汲取到生活的哲理。让我们一同学习屠倬的诗歌,感受他笔下的世界,体验他的情感世界,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