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 春水,和谷芳嫂韵

添得几番酥雨后,波光南浦春融。平桥涨起曲尘风。蘸将垂柳绿,泛出落花红。
真个船如天上坐,投纶羡煞渔翁。湔裙人指碧流中。鱼鳞吹潋滟,燕尾掠空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 · 春水,和谷芳嫂韵》是清代张瑶创作的一首词。此词以清新的笔触描绘了春天南浦江畔的美景,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以下是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张瑶(约1680年-约1753年),字元长,号秋帆。他是清朝乾隆年间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艺术造诣而著称。张瑶擅长诗词,尤其以词最为人称道,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社会现状。
  1. 诗词原文
  • 添得几番酥雨后,波光南浦春融。平桥涨起曲尘风。
  • 蘸将垂柳绿,泛出落花红。真个船如天上坐,投纶羡煞渔翁。湔裙人指碧流中。鱼鳞吹潋滟,燕尾掠空濛。
  1. 诗词赏析
  • 自然之美:词中通过对春雨过后南浦江畔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在春雨滋润下的美丽景象。南浦江边的春意盎然,平桥之上的风起云涌,都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生机勃勃、和谐宁静的自然画面。
  • 人文情怀:词中的“投纶羡慕渔翁”表达了作者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这种生活态度反映出作者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超然,以及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尊重。
  • 女性美:诗中“湔裙人指碧流中”不仅描述了美丽的景色,还隐喻了女性的优雅与美丽。这样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女性视角,使得整首词更加生动且具有诗意。
  • 艺术技巧:张瑶在这首词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波光南浦春融”中的“春融”,既表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暗喻了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活力。
  1. 历史背景
  • 《临江仙 · 春水,和谷芳嫂韵》创作于清朝乾隆年间,这是一个文化繁荣、文人辈出的时期。这一时期,社会风尚倾向于追求自然美和高雅艺术,文人墨客们通过诗文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景观的赞美。

《临江仙 · 春水,和谷芳嫂韵》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优美词篇,更是一首充满人文情怀的作品。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情感的独特表达,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以及他们对自然美的无限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