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惜春将去,犹逢花乱飞。
山疑人面熟,鸟唤客愁归。
竹影侵云淡,溪流带雨肥。
何期沾背汗,坐石解重衣。
春暮山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暮山行》是清代诗人屠粹忠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作者简介:《春暮山行》的作者是屠粹忠,他是浙江定海人,字纯甫,号芝岩。顺治十五年进士入仕,曾任兵部尚书,康熙帝曾亲书“修龄堂”扁额赐之。他的仕途颇为显赫,官至兵部尚书,且康熙帝曾亲书匾额以表彰其功绩。屠粹忠不仅是一位官员,还擅长文学创作,有《三才藻异》等作品传世。
诗歌原文:诗的原文如下:“已惜春将去,犹逢花乱飞。山疑人面熟,鸟唤客愁归。竹影侵云淡,溪流带雨肥。何期沾背汗,坐石解重衣。”。
诗句赏析:在这首诗中,作者用词精炼,情感真挚。其中,“已惜春将去,犹逢花乱飞”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惋惜以及对春日花事的留恋;“山疑人面熟,鸟唤客愁归”则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与美好;“竹影侵云淡,溪流带雨肥”则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清新脱俗的景致,使人仿佛置身其中。
艺术特色:《春暮山行》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丰富的意境。整首诗通过对春末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境界。同时,诗歌中运用了一些象征手法,如“山疑人面熟”中的“人面熟”,既指自然界的山水,也暗含着诗人内心的感慨。
《春暮山行》不仅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