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瓶中桃花

疏帘不卷东风,一枝留取春心在。刘郎别后,年时双鬓,青青未改。冷落天涯,凄凉情绪,与花憔悴。趁红云一片,扶侬残梦,飞不到,垂杨外。
看取窗前细蕊,酿幽芳、几多清泪。六曲屏风,一痕愁影,搅来都碎。明月深深,为花来也,为人无寐。怕明朝又是,清明点点;看他飞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瓶中桃花》是清代词人张惠言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一个在人生低谷仍坚持追求美好生活的文人形象,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1. 作者背景:“一枝掩映窗纱,殷勤留得春风在”描绘了词人身处低潮时,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没有陷入绝望。词人张惠言,生于清高宗乾隆二十六年,卒于仁宗嘉庆七年,享年四十二岁。他的一生充满才情,少受易经,通大义,十四岁时为童子师,显示出他早熟而卓越的才智。
  2. 词作特色:《水龙吟·瓶中桃花》体现了张惠言深厚的词学素养,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越现实、追求理想境界的审美追求。
  3. 文化影响:作为清代词坛的重要人物之一,张惠言的诗词作品在当时就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传颂。他的词风清新自然,语言精炼而富有哲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文学价值:张惠言通过《水龙吟·瓶中桃花》,不仅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更是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这样的情怀与志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去追寻内心的光明和梦想。

《水龙吟·瓶中桃花》不仅是张惠言个人情感的写照,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入世、乐观向上精神的一种体现。它以独特的方式诠释了“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哲思,让后人在阅读中体悟生活的真谛,感悟到即使在逆境中也能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