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 清明次计伯英韵

陌头试问垂杨,清明多少春人至。芳尘十丈,娇云千片,飞来容易。胡蝶须边,黄蜂翅底,搓成花味。看咋宵寒重,今朝暖透、春一样,游情异。
剩有无家燕子,过花期、未收愁睇。绣户无踪。海山何处,也随花戏。欲向残红,殷勤说与,留春无计。只东风不到,重帘隔断,游丝天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龙吟 · 清明次计伯英韵》是清代词人张惠言创作的一首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及其相关内容:

  1. 作者及背景
  • 作者简介:张惠言(1761-1802),字皋文,号茗柯,常州(今属江苏)人,清嘉庆四年(1799)进士,改任翰林院编修。
  • 创作背景:《水龙吟》是其代表作之一,写于清明节,当时正值春意盎然之时。
  1. 诗词原文
    陌头试问垂杨,清明多少春人至。芳尘十丈,娇云千片,飞来容易。胡蝶须边,黄蜂翅底,搓成花味。看昨宵寒重,今朝暖透、春一样,游情异。剩有无家燕子,过花期、未收愁睇。绣户无踪。海山何处,也随花戏。
    欲向残红,殷勤说与,留春无计。只东风不到,重帘隔断,游丝天际。

  2. 诗词赏析

  • 春天的意象:诗中多次提到“芳尘”、“娇云”,以及“飞来容易”的“蝴蝶”、“黄蜂”,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繁华。
  • 情感表达:“剩有无家燕子,过花期、未收愁睇”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留恋之情,以及对逝去季节的感伤。
  • 艺术特色: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水龙吟 · 清明次计伯英韵》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词作,更是一部充满情感和哲思的作品。通过对春天的赞美,反映了作者对生命流转和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