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派风霜,文章气、傲然孤立。方几上、微吟诗缓,读书声急。诸葛纶巾能对垒,淮阴赤帜都空壁。旧编中、兵法十三章,谁能识。
花下雨,沾衣湿。秋露后,垂成滴。向楼台望远,暮烟空碧。壮日有声成虎啸,穷时无泪随猿泣。愿生平、一仿鲁连高,诸侯客。
满江红 · 耳热后慷慨忽发,用幼安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所提问的文本为一宋代词作,名为《满江红·耳热后慷慨忽发用幼安韵》。该词由李清照创作,是一首描写豪放不羁情感的词作。以下是关于《满江红·耳热后慷慨忽发,用幼安韵》的具体介绍:
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以其词风细腻、感情真挚而著称于世。她的作品中多涉及个人经历和对时事的思考,如《如梦令》、《声声慢》等作品,均表现出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社会责任感。
作品背景:《满江红·耳热后慷慨忽发,用幼安韵》的创作背景不详,但根据词中的意境与风格推测,可能是在一次酒后或情感激昂之际所作。这种情感爆发通常与作者的内心体验有关,可能是某种强烈的情感触动或生活事件触发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艺术特色:该词通过简洁有力的笔触展现了词人的情感世界,特别是对于情感爆发的描绘,充满了力量感和动感。词中“耳热后”一词暗示了酒后的情绪状态,“慷慨忽发”则传达了突然迸发的强烈情感。整体上,该作品体现了李清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学造诣,展示了其在宋词领域的杰出成就。
《满江红·耳热后慷慨忽发,用幼安韵》不仅展现了李清照作为词人的才华与情感表达的独特性,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背景下个体的情感状态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