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项王庙

项王祠枕长江水,拔山气沸惊涛起。
阴森白昼啼鼪鼯,萧瑟西风黯菰米。
座傍乌骓伏不鸣,余怒犹欲乘云腾。
想像悲歌出垓下,可怜遗恨迷阴陵。
英雄坎壈识天意,失路东归亦何泽。
万户轻身赠故人,一死何颜见义帝。
往事东流逝不回,雌雄壁垒空尘埃。
君不见下相城头望丰沛,樵歌暮上歌风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是一首描绘边塞豪情与侠义精神的唐代文学作品。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相关介绍:

  1. 作者背景
  • 骆宾王:唐朝著名诗人,以创作边塞诗而闻名,他的诗歌多反映边疆战事和将士生活,具有鲜明的边塞色彩和豪迈气概。
  1. 诗歌原文
    柳叶开银镝,桃花照玉鞍。 满月临弓影,连星入剑端。

  2. 诗歌赏析

  • 意象描绘:诗歌通过“银镝”、“桃花”等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边塞战士英勇出征的画面,展现了战士们的豪情壮志和对国家的忠诚。
  • 语言风格:骆宾王的诗语言精炼,情感真挚,善于运用对比和拟人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1. 历史意义
  • 唐代诗歌特色:唐代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许多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遗产。骆宾王的这首作品体现了唐代诗歌中对边塞生活的深刻描绘,以及对将士们英雄本色的高度赞美。
  • 边塞诗的影响:骆宾王的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受到推崇,其影响深远地影响了后世的边塞诗人和边塞诗的创作,成为研究唐代边塞文化的重要文献。
  1. 艺术特色
  • 比喻手法:诗人运用比喻,如“银镝”指箭靶,“桃花”象征战士的勇敢,使得诗歌意境更加丰富和深刻。
  • 情景交融:诗中的“月光”、“星光”等自然景观与战士的英勇形象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视觉与感情冲击。
  1. 社会价值
  • 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对战士的歌颂,传达了作者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鼓励人们为国家的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 历史记忆:这首诗作为历史记忆的一部分,帮助后人了解唐代边塞文化和战争生活的复杂面貌。

《送郑少府入辽共赋侠客远从戎》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边塞生活的诗作,它还反映了唐代社会的文化氛围和诗人的人文关怀。骆宾王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情感,将边塞将士的生活与精神风貌刻画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土人情以及人们对国家、对英雄的崇高敬意。

注解

何泽:一作“何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