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秋华忆云馆赋秋海棠

花也谁怜,竟绿章、不乞春阴相护。倚竹袖寒,西风又伤迟暮。无端寄托篱根,剩一点、秋心难诉。知否,惯含颦、弄影满身凉露。人意更凄楚。
问绛蜡高烧,几家歌舞。独凭画阑,减却旧时娇妩。冷落芳丛,怕尚有、红妆偷妒。心苦。斸愁苗、为移瑶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惜秋华·忆云馆赋秋海棠》是一首清代词作,由黄燮清创作。此词以秋海棠为题,表达了词人对于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以下是关于这首作品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黄燮清(1805-1864),名宪清,字韵珊,浙江海盐人。他一生不得志,晚年曾官县令。
  • 他的诗多抒写个人不平遭遇及人民的生活疾苦,代表作有《倚晴楼诗集》。
  1. 作品原文
    倦态惺忪,向雕栏艳糁,红妆微褪。薄醉乍醒,娟娟另饶丰韵。无端碎却秋心,正一片雨陪烟衬。空阶梦魂凉、又是疏蛩几阵。芳影弄娇嫩,背墙阴睡起,西风扶隐。幽媚自怜,思妇泪痕还晕。簪来细贴云鬓,怕添了、玉钗离恨。残粉付徐娘、断肠诗本。

  2. 作品鉴赏

  • 意境描绘:《惜秋华·忆云馆赋秋海棠》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将秋海棠的美与词人的感伤情感融为一体。通过对秋天、雨景以及人物心理的描绘,构建出一幅生动而富有层次的画面。
  • 主题深刻:此词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颂,更是通过对秋天这一季节的象征性描绘,反映了词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奈。词中的“无端碎却秋心”,透露出词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叹。
  • 艺术特色:该词采用了传统的诗词形式,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的艺术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惜秋华·忆云馆赋秋海棠》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学价值的词作,更是一部能够引发读者深思的作品。通过对其词义的深入解析和艺术特色的探讨,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黄燮清的文学成就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