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雨本意

黄梅前后雨,苦兼旬、独自带愁听。早池塘水满,鱼虾欲上,鸥鹭堪盟。偏是画帘深掩,檐际泻泉声。六月生秋意,翠袖凉轻。
记得西窗旧事,惯挑灯款语,共谱茶经。奈年华如矢,清梦冷桃笙。任氤氲、炉篆香细,暗撩人、几许别离情。无聊赖、把金钱卜,甚日新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潇潇雨·本意》是清代诗人张玉珍创作的一首词。《潇潇雨·本意》作为张玉珍的词作,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艺术造诣,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接下来将详细探讨这首词的内容、创作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 诗词原文
    黄梅前后雨,苦兼旬、独自带愁听。早池塘水满,鱼虾欲上,鸥鹭堪盟。偏是画帘深掩,檐际泻泉声。六月生秋意,翠袖凉轻。记得西窗旧事,惯挑灯款语,共谱茶经。奈年华如矢,清梦冷桃笙。任氤氲、炉篆香细,暗撩人、几许别离情。无聊赖、把金钱卜,甚日新晴。

  2. 创作背景
    《潇潇雨·本意》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张玉珍的个人经历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张玉珍字蓝生,又号清河、蕴山,其生平事迹虽不详,但据记载与袁枚为友,并有诗文集留世。从词中的“西窗旧事”可以推断,这首词可能反映了作者与爱人共同度过的甜蜜时光,同时也可能表达了某种失落或哀愁的情绪。

  3. 艺术特色
    《潇潇雨·本意》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其对自然景物细腻入微的描绘和情感的真挚表达。词中通过对黄梅时节雨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而幽静的氛围。同时,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使得整首词既有视觉上的美感,又有心灵上的触动。此外,词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如“画帘深掩”、“檐际泻泉声”等,都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

  4. 历史影响:《潇潇雨·本意》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使其成为研究清代词坛的重要文本之一。通过这首词,可以窥见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精神世界,对于研究清代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潇潇雨·本意》不仅是清代文人张玉珍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诗词艺术的典范之作。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鉴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人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方式,也能进一步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