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 咏柳

渡口桥边。陌上楼前。碧参差、弄影堪怜。并刀裁出,二月春天。看也宜风,也宜雨,也宜烟。
高扬秋千。低拂吟船。最销魂、折赠离筵。灵和殿里,别样争妍。看几回斜,几回起,几回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行香子·咏柳》是清代诗人张玉珍的一首词作。该词以生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里柳树的美丽景象,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词:

  1. 作者简介
  • 张玉珍,字蓝生,又字清河、蕴山,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区)人。她是袁枚的友人,同时也是太仓金瑚的妻子。她的文学作品包括《得树楼集》、《晚香居诗钞》和《晚香居词》等,其中《行香子·咏柳》是其代表作之一。
  1. 词作内容
  • 《行香子·咏柳》全文如下:渡口桥边。陌上楼前。碧参差、弄影堪怜。并刀裁出,二月春天。看也宜风,也宜雨,也宜烟。高飏秋千。低拂吟船。最销魂、折赠离筵。灵和殿里,别样争妍。看几回斜,几回起,几回眠。
  • 在这首词中,张玉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述,展现了柳树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词中的“灵和殿里,别样争妍”一句,更是将柳树拟人化,赋予了柳树以生命力和情感,使其成为了春天的使者。
  1. 文学价值
  • 《行香子·咏柳》不仅是张玉珍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诗词中的一朵奇葩。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哲理内涵,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和赞誉。同时,该词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独特视角和深刻感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张玉珍在《行香子·咏柳》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渡口桥边”、“陌上楼前”、“碧参差”等,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柳树环绕的环境中。
  • 语言优美:该词的语言优美流畅,充满了诗意。如“最销魂、折赠离筵”等句子,不仅富有音乐美感,也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情感。
  1. 社会影响
  • 《行香子·咏柳》不仅在当时广为传颂,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学者和诗人都曾引用或仿效此词的创作手法,使得这首词成为了一种经典的表达方式。

《行香子·咏柳》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词作。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也体现了我国古代诗词的独特魅力。学习和欣赏这首词,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