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奴行并序

《尚书》西旅贡厥獒,《尔雅》释云四尺高。喜则在尾怒在齿,势与狻麑争雄豪。
吾家狮奴若狸小,得勿儿辈相讥嘲。不知命名取形似,大吼亦足惊其曹。
重镅系以红丝绦,头尾乍动金铃摇。得食不厌掷且跳,旋转便捷如猿猱。
狮奴狮奴尔勿骄,古人功臣比功狗,宵夜无忘慎尔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狮奴行并序》是清代诗人张晋创作的一首诗歌。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张晋,字子高,号西樵,清代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在多个文学平台上被收录。
  • 《狮奴行并序》是其在文学史上较为知名的作品,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创作风格。
  1. 诗的原文
  • 《狮奴行并序》全文如下:“尚书西旅贡厥獒,尔雅释云四尺高。喜则在尾怒在齿,势与狻麑争雄豪。吾家狮奴若狸小,得勿儿辈相讥嘲。不知命名取形似,大吼亦足惊其曹。重镅繫以红丝绦,头尾乍动金铃摇。得食不厌掷且跳,旋转便捷如猿猱。”
  1. 主题解读
  • “尚书西旅贡厥獒”一句引用了《尚书·牧誓》的典故,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 “吾家狮奴若狸小”表达了对家中宠物狮子般的守护犬的喜爱,同时也暗示了家庭中的忠诚和温暖。
  1. 艺术特色
  • 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狮奴犬的特性,如“喜则在尾怒在齿,势与狻麑争雄豪”,使得读者仿佛能看到这只犬的威猛形象。
  • “重镅繫以红丝绦”等细节描写增添了诗的情感色彩和生活气息。
  1. 文化价值
  • 《狮奴行并序》不仅是一首表现动物情感的诗歌,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尤其是对古代礼制和家族价值观的反映。
  1. 历史背景
  • 清朝是一个封建社会高度发展的时期,许多文学作品都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1. 后世影响
  • 虽然《狮奴行并序》可能没有像其他一些经典之作那样广为人知,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以及能够引起共鸣的情感描述。

《狮奴行并序》是清代诗人张晋的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风格的诗歌。通过对狮奴犬的描绘,不仅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动物的深情,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这首诗不仅值得欣赏,更应该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传承,让更多人感受到古典文学的魅力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