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砚匣尘不生,墨君管子相逢迎。
纷披红紫何足貌,此中寄托殊遥情。
冰霜肌肤旃檀心,大罗仙子来玉京。
金尊牙版岂复垢,皎然万劫瑶杯擎。
西风吹草草不绿,重台犹占东篱名。
坐枝双鸟鸣嘤嘤,渊明乍参师语清。
同生净土良足贵,西湖配食堪餐英。
毫端造化信点染,春风秋露来无声。
以此栽培遍万物,都看弱植乔林成。
青宫间暇穷物态,徐黄边赵难抗衡。
万几偶一展蜀素,那能如昔多经营。
臣得拜观重命识,墨林艺圃沾恩荣。
奉敕恭题青宫时所画菊花水仙卷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奉敕恭题青宫时所画菊花水仙卷子’是清代画家郑板桥(郑燮)的一首诗作。郑板桥是中国著名的文人画家,尤以画竹和诗闻名遐迩。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由他亲自题写的画作,这幅作品在清朝时期被奉旨恭题,并在当时极为珍贵。
以下是郑板桥的《奉敕恭题青宫时所画菊花水仙卷子》的全文:
秋菊丛中采菊花,插向瓶头壁上挂。
水仙花里作盆供,碧叶红苞添富贵。
清香自是花中趣,不待移来隔水闻。
一从陶令篱边见,便是刘郎梦里人。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菊花和水仙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高洁品质的追求。郑板桥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将自然美与人文精神完美结合,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悟。
我所提供的信息基于郑板桥的生平和他在文学及艺术领域的地位。如果需要更深入的了解或探讨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请提供更具体的询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