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秋夜病怀

炉篆烟微,瓶花香淡,寂寞绮栊。对秋檠一点,寒蛩四壁,纷然离绪,和梦匆匆。绣幕低垂,玉钩不挂,倦倚薰笼怯晚风。难消遣,任病颜憔悴,瘦影惺忪。
楼头又过飞鸿。纵系帛、天涯信怎么逢。望万山霜木,自怜凋碧,满阶落叶,谁更题红。疏懒心情,凄凉怀抱,吟尽秋声恨未工。销魂处,见半弯残月,护上孤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秋夜病怀》是清代诗人曹慎仪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不仅是文学上的瑰宝,也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情感表达。以下是对《沁园春·秋夜病怀》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沁园春·秋夜病怀》的作者,李佩金,字纫兰,号晨兰,长洲人,是清初的著名女诗人。她的作品多反映了其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而《沁园春·秋夜病怀》则是其众多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2. 作品原文:炉篆烟微,瓶花香淡,寂寞绮栊。对秋檠一点,寒蛩四壁,纷然离绪,和梦匆匆。绣幕低垂,玉钩不挂,倦倚薰笼怯晚风。
  3. 艺术特色:在艺术上,《沁园春·秋夜病怀》展现了李佩金精湛的词艺。词中通过“炉篆烟微”、“瓶花香淡”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夜晚氛围,同时也表现了她对美好事物细腻的感受和珍惜。
  4. 情感表达:从情感角度来看,此词深刻表达了作者孤独、忧愁以及思念的情感。特别是“孤光冷,偏照人庭院,别样分明”一句,不仅描绘了月光下的孤独景象,更体现了作者内心的凄凉与无奈。
  5. 文化背景:作为中国古代诗词的一部分,《沁园春·秋夜病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观和情感表达方式。同时,它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

曹慎仪的其他作品同样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深远的文化影响。比如,他的《西泠闺咏》系列作品以其清丽脱俗的风格著称,显示了他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文化素养。

《沁园春·秋夜病怀》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文学作品,它凝聚了李佩金的情感世界,展示了清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并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还能从中汲取到丰富的文化营养和生活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