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阑干

掩映花间,隐约帘前,春痕数重。见桥横水榭,湘纹遥接,廊环幽径,亚字疏通。锦幔难遮,金铃无碍,一抹斜阳下绣栊。堪怜处、护绿阴宛转,香影玲珑。
旧游怕觅芳踪。忆数遍、东风冷露中。正闲吟柳絮,玉纤轻拍,倦调鹦鹉,翠袖微笼。寂寞人归,依稀梦断,愁似回肠九曲同。空惆怅、剩年来别泪,相共凝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沁园春·阑干》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词,由清代诗人曹慎仪创作。这首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及作者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文学作品:

  1. 基本信息
  • 作者简介:曹慎仪(约乾嘉期间),字叔蕙,江西新建人,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作深受当时文人雅士的喜爱。
  • 创作背景:这首词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词中的意境来看,它可能是在春天某个特定的时刻或季节所作。
  1. 诗词原文
  • 掩映花间,隐约帘前,春痕数重。
  • 见桥横水榭,湘纹遥接,廊环幽径,亚字疏通。
  • 锦幔难遮,金铃无碍,一抹斜阳下绣栊。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词中巧妙地使用了“春痕”、“桥”等意象,营造出一个生动的春天景象,使读者仿佛置身画中。
  • 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细微之处的感悟。
  1. 文化价值
  • 诗歌鉴赏:《沁园春·阑干》以其清新脱俗的艺术风格,展现了清代诗词的独特魅力。
  • 文化传承: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首词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古代诗词的写作技巧和审美情趣。

《沁园春·阑干》不仅展示了曹慎仪高超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情感世界。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