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夺辛夷,香偷甲煎,芳阴深护罗屏。独倚斜阳里,还堪爱、湘帘一桁同名。魏家春影归何处,终难似、露叶云英。须珍重、烟光细绾,莫教容易飘零。
曾记东风薇省,也依稀浓丽,宜系金铃。雪晕冰肌,珠融粉泪,脂痕淡涴星星。香尘陌上看花倦,又取次、开遍闲庭。红窗畔、谁拈绶带,同心小结初成。
五彩结同心紫丁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五彩结同心·紫丁香》是清代诗人曹慎仪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作者背景与创作环境:《五彩结同心·紫丁香》的作者曹慎仪,字叔蕙,号雪浦,出生于清江西新建人。他不仅是礼部尚书曹文恪(脩先)公孙女,还是雪浦侍郎同里顾侍郎清昕室的女儿。他的生平和创作活动都发生在清朝乾嘉年间,这个时期中国文学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趋势。曹慎仪的词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情感的细腻刻画,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敏锐的艺术感知能力。
词作主题与艺术特色:《五彩结同心·紫丁香》以紫丁香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紫丁香的美丽和芳香,以及它所象征的情感。词中“艳夺辛夷,香偷甲煎,芳阴深护罗屏”等句子生动地捕捉了花朵的艳丽和芬芳,而“湘帘一桁同名”则巧妙地运用了谐音和意象来传达一种淡淡的哀愁或怀旧情绪。整首词既有对自然界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文化意义与社会影响:《五彩结同心·紫丁香》作为清代词作的代表之一,不仅展现了当时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生活状态。词中的自然景观、情感表达和生活细节都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五彩结同心·紫丁香》是一首充满韵味和深意的词作。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折射出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