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夺辛夷,香偷甲煎,芳阴深护罗屏。独倚斜阳里,还堪爱、湘帘一桁同名。魏家春影归何处,终难似、露叶云英。须珍重、烟光细绾,莫教容易飘零。
曾记东风薇省,也依稀浓丽,宜系金铃。雪晕冰肌,珠融粉泪,脂痕淡涴星星。香尘陌上看花倦,又取次、开遍闲庭。红窗畔、谁拈绶带,同心小结初成。
【注释】
①同心紫丁香:一种紫红色的花。紫丁香是蔷薇科植物,其花色鲜艳,故称紫丁香。
②艳夺辛夷:指花朵艳丽,超过了辛夷花。辛夷花是一种白色或浅紫色的花朵。
③甲煎:即“金钟”,古代乐器名。这里泛指香气扑鼻的香料。
④芳阴深护罗屏:芳香的阴影深深环绕在屏风上。芳阴,即芳菲的阴凉。这里形容丁香花浓郁的香气。罗屏,一种用罗布制成的屏风。
⑤湘帘一桁同名:湘帘是细竹丝制成的帘子,桁是量词,表示横竖的线条,合起来指一根竹帘。这里的湘帘指的是紫丁香。
⑥魏家春影归何处:魏家的春天影子在哪里?魏家,指一个有春意的人家。春影,春日的影子。
⑦终难似、露叶云英:终究比不上露水和云彩上的花。露叶云英,指天上的花。
⑧须珍重、烟光细绾:一定要珍惜它,像细丝一样缠绕着烟雾的光晕。珍重,珍惜,这里是说珍惜这缕轻烟。
⑨莫教容易飘零:不要让它轻易地飘落。
⑩薇省:指薇草。薇,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延,叶子卵状长圆形,圆锥花序,夏季开花,淡绿色,花期长,花小而香。
⑩也依稀浓丽:也显得浓密而有光彩。依稀,模糊不清的样子。
⑩宜系金铃:适合系上金黄色的铃铛。系金铃,把铃铛系在树上。这里比喻丁香花的美丽和香气。
⑩雪晕冰肌:白色的肌肤就像雪一样的晕染。晕,颜色不均匀的地方。
⑩珠融粉泪:就像珍珠融化了似的,泪水晶莹剔透。融,融化。
⑩脂痕淡涴星星:胭脂的痕迹淡淡地涂染着星星点点的花瓣。涴,涂抹。
⑩香尘陌上看花倦:在花下行走时闻到了香味就累了。看花倦,看到花儿就感到疲倦。
⑩又取次、开遍闲庭:又随意地、漫不经心地开着,把庭院里的空地都填满了。取次,随意,不加选择。
⑩红窗畔、谁拈绶带:红窗边,是谁轻轻地系上了一条绶带?绶带,一种可以系在腰间的饰物。
⑩同心小结初成:系着同心结,这是刚刚形成的。
【赏析】
此词是咏赏丁香的佳作。上片描写丁香花的艳丽之美,下片则写丁香花与人的情爱关系。全词以丁香花喻人,托物言志,借物抒怀,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爱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上片写丁香花的美丽之状和芬芳之气。首句“五彩结同心”三字,既点明丁香花的颜色为紫红,又暗寓了作者对爱情的美好愿望,即希望爱情如同五彩缤纷的结同心一样美满幸福。接着写丁香花的芳香之胜,“艳夺辛夷,香偷甲煎”,“艳夺”与“辛夷”都是形容花的颜色美,“偷”和“甲煎”则是形容花香之浓郁。“芳阴深护罗屏”一句,描绘了丁香花盛开时的情景,那浓郁的香气弥漫在整个庭院之中。“独倚斜阳里,还堪爱、湘帘一桁同名”,此处的“湘帘”即是指紫丁香,词中的“湘帘”是借指紫丁香帘,也就是用紫丁香来遮风挡雨。词人独自倚在斜阳中欣赏着美丽的紫丁香花,心中不禁充满了喜爱之情。
下片写丁香花与人的情爱关系。“魏家春影归何处,终难似、露叶云英。”魏家,指一个有春意的人家。魏家春影,指春天的影子。此处用典,化用了南朝宋·江淹《杂诗》中“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意境。词人感叹魏家的春天影子究竟在哪里呢!然而自己终究比不上天上的白云英啊!“须珍重、烟光细绾,莫教容易飘零。”须珍重,意思是必须珍惜它,像细丝一样缠绕着烟雾的光晕。莫教容易飘零,不要轻易让它飘落下来。最后两句,“曾记东风薇省,也依稀浓丽,宜系金铃。”曾经记得春风拂过紫薇树,也依稀显得浓密而有光泽,应该系上金黄色的铃铛。薇省,这里指微风中传来紫薇花的馨香。
这首词通过细腻入微的笔法,将紫丁香花的美丽和芳香刻画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同时,作者巧妙地将丁香花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表达了自己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