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半含红柳半烟。
迟迟晓日压雕栏。
梦回斗室篆香残。
乍暖乍寒初永昼,忽阴忽霁困人天。
东风料峭懒钩帘。
注释
- 浣溪纱: 一种古代的词牌名。
- 杏半含红柳半烟: 描述了春天景色,杏花初开,一半是红色的花瓣,一半是绿色的树叶,像是被薄雾笼罩。
- 雕栏: 指精美的栏杆,常用来形容建筑物的精美。
- 斗室: 古代的一种小房间,常用于修行或读书的地方。
- 篆香残: 描述篆刻的香炉里残留的香气已经散去。
- 乍暖乍寒初永昼,忽阴忽霁困人天: 形容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温暖一会儿寒冷,刚刚还是白天,转眼就变天了。
- 东风料峭懒钩帘: 东风渐起,吹拂着窗帘,使人感到有些冷,懒得去拉开它。
赏析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早春时节的景象,充满了诗意和画意。开头两句“杏半含红柳半烟”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气息,杏花半含半开,如同羞涩的女子,而柳枝则像烟雾一样朦胧,给人以朦胧美的感受。接下来“迟迟晓日压雕栏”则展现了清晨阳光透过雕花栏杆,照在地面上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感觉。
“梦回斗室篆香残”一句,则带出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这里“斗室”指的是一个小的房间,而“篆香残”则让人联想到了孤独、沉思或是修行的场景。这种场景通常与静谧、内省的情绪联系在一起。
“乍暖乍寒初永昼,忽阴忽霁困人天”这两句则是对天气变化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这种不稳定气候的感受。这种天气的变化给人带来一种既温馨又不安的感觉,就像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既有温暖也有寒冷,既有光明也有阴暗。
“东风料峭懒钩帘”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春天这个季节的喜爱。这里的“料峭”一词传达出了春风的温柔与细腻,而“懒钩帘”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个季节的喜爱以及想要多享受一些美好时光的愿望。
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和天气变化的精细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