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齐次见先生

仙翁家天台,石梁作飞渡。俯看人间世,风烟万壑注。
快作瀛洲谈,流传金石赋。道书续秘牒,艺林重掌故。
偶辍谷口耕,来踏江东路。相逢湖海上,论衡乞谈助。
挥麈通往复,拈笔随例疏。我固方隅见,记忆少脱误。
昆明飞石鲸,甘泉雕玉树。燕游罢曲江,陂陀凿杜固。
山川初无改,今古亦旦暮。惭称悬河口,奉补《水经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答齐次见先生》是清代诗人张五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内容以及艺术特色均值得详细探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

  1. 创作背景
  • 张五典,字叙百,泾阳人,乾隆庚辰举人,官攸县知县。其生活经历和文学造诣为《答齐次见先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 《答齐次见先生》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是在诗人游历江南,与友人交流学问的过程中所写。
  1. 主要内容
  • 首联“仙翁家天台,石梁作飞渡”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展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意境。
  • 颔联“俯看人间世,风烟万壑注”,则转向人间世界,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观察和感慨。
  • 颈联“快作瀛洲谈,流传金石赋”,诗人以瀛洲为喻,表达了自己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 尾联“我固方隅见,记忆少脱误”则反映了诗人谦虚谨慎的态度和对自己学识的自信。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采用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每句七个字,共四句,结构严谨,韵律和谐。
  • 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如“昆明飞石鲸,甘泉雕玉树”,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 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友人的尊敬。

《答齐次见先生》不仅展示了张五典深厚的文学功底,也体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态度。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也是研究清代文人思想文化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