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郊杂诗

不须桃李斗夭斜,底事芙蕖飐晚霞。
最是野田芳草畔,一枝闲澹女郎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四郊杂诗》是清代文人张英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张英(1637-1708),号乐圃,安徽桐城人,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官员。他不仅在官场上有着出色的表现,其文学成就也同样卓越。作为康熙六年进士,张英通过科举入仕,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并曾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等职。《恒产琐言》和《笃素堂诗文集》等作品都反映了他在文学创作方面的深厚功底。
  2. 诗词原文及翻译:《四郊杂诗 其一》原文如下:“星火西流节叙更,簟痕新觉蚤凉生。白杨叶上萧萧雨,已作秋宵第一声。”该诗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其中“星火西流节叙更”形容时间的推移与季节变化;“簟痕新觉蚤凉生”则描写了夜晚的凉意和簟席上的痕迹;最后“白杨叶上萧萧雨,已作秋宵第一声”则是诗人眼中秋天雨声与时节的融合,体现了诗人对四季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3. 作品赏析:张英通过对自然界中细微之处的观察和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敏感和对生活细节的捕捉能力。这首诗以其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宁静而充满诗意的自然之中,感受到季节的变换与时间的流逝。
  4. 写作背景:虽然具体的历史背景不甚清楚,但可以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张英任职期间所作,也可能是他闲暇时所思所感的产物。在清朝时期,文人经常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而张英的这种创作方式可能也受到了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
  5. 文学价值:《四郊杂诗》不仅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受到人们的喜爱,更因其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被人们所珍视。张英以朴素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们能够在阅读中体会到季节的变迁与自然的美。

张英的《四郊杂诗》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篇,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展示了张英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于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