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舟中

山色入新秋,斜阳送客舟。
人声争渡口,帆影落城头。
古寺红墙隐,清波白鸟浮。
深宵篷背看,依旧月如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吕梁舟中》是清代张仁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

  1. 作者介绍:张仁矩,字步堂,是清代的文学家,生于萧县,曾担任议叙盐提举等职。《敬思轩诗集》则是张仁矩的另一部作品集,展示了他的创作才华。

  2. 诗歌原文:《吕梁舟中》如下:
    山色入新秋,斜阳送客舟。
    人声争渡口,帆影落城头。
    古寺红墙隐,清波白鸟浮。
    深宵篷背看,依旧月如钩。

  3. 诗歌解读

  • 自然景观描写:诗中的“山色入新秋”和“人声争渡口”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渡口的人声鼎沸,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敏感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帆影落城头”则展现了一幅繁忙的水上景象,反映了当时的交通和航运状况。
  • 社会人文氛围:“古寺红墙隐,清波白鸟浮”两句不仅呈现了宁静的夜景,还可能暗含着某种哲理或象征意义,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沉淀。
  • 诗人心境表达: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月的描写来抒发诗人的情感。“深宵篷背看,依旧月如钩”,月亮在夜晚高悬,似乎与诗人的心情相互呼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

《吕梁舟中》不仅是一首美丽的诗歌,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情感。它不仅是对当时社会风貌的真实写照,更是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深刻反思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