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偶成

飞凤将雏紫玉钗。双鸾小样合欢鞋。卓金车子响铜街。
濯锦江头朝复暮,踏青陌上去还来。红楼斜日费安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浣溪沙·偶成》是清代诗人曹贞吉创作的一首七言词。以下是这首作品的具体介绍:

  1. 基本信息
  • 作者:曹贞吉,字升阶又字升六,号实庵,安丘(今属山东)人。曹贞吉是清朝康熙三年(1664)的进士,曾官礼部郎中,因疾病辞归湖广学政,著有《珂雪集》《珂雪词》等作品。
  • 内容:《浣溪沙·偶成》是曹贞吉在西园偶成时所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偶得佳境时的心境变化与感慨。
  • 风格:这首词以婉约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偶遇美景时的悠然自得与闲适之情,语言优美,充满了文人雅士的风韵。
  1. 艺术特色
  • 意象描绘:《浣溪沙·偶成》中“双鸾小样合欢鞋”等意象,都富有生动的视觉效果和深厚的文化意涵。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画面,也加深了读者对作品的情感体验。
  • 情感表达:整首词流露出一种超脱俗世、寄情山水的情怀。曹贞吉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地体验到那份宁静与淡泊。
  1. 文学影响
  • 词作地位:《浣溪沙·偶成》作为曹贞吉的经典之作,其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它不仅是曹贞吉个人情感与才情的体现,也是清词发展的一个缩影。
  • 后世影响:该词对后世词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张翥、辛弃疾等词人都有借鉴或模仿的痕迹出现。这种跨越时代的艺术传承,展示了中国古代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

《浣溪沙·偶成》不仅体现了曹贞吉的个人情感世界,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风貌。这首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人们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