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 冬日偶兴

千门霁色日曈昽。暖融融。似春浓。只少桃花、扇底一襟风。忽忆平原浅草地,追狡兔,控雕弓。
呼鹰直上最高峰。气如虹。马如龙。遥望一天、毛血洒晴空。罢猎归来何处去,残雪路,灞陵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江城子 · 冬日偶兴》是清代诗人曹贞吉的一首词作。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冬日狩猎的生动场景,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对狩猎活动的享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曹贞吉(1634—1698),字升阶,又字升六,号实庵,安丘(今属山东)人。他是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进士,曾任礼部郎中,因疾辞官归里。他的诗词作品颇丰,著有《珂雪集》《珂雪词》等。
  1. 诗歌原文
    千门霁色日曈昽。暖融融。似春浓。只少桃花、扇底一襟风。忽忆平原浅草地,追狡兔,控雕弓。呼鹰直上最高峰。气如虹。马如龙。遥望一天、毛血洒晴空。罢猎归来何处去,残雪路,灞陵东。

  2. 诗歌赏析

  • 景致描绘:《江城子·冬日偶兴》中,曹贞吉用“千门霁色日曈昽”开篇,描绘出一幅宁静祥和的冬日景象,阳光普照,万物复苏,给人以温暖和希望的感觉。
  • 动物活动:“追狡兔,控雕弓”,诗人描述了自己追逐狡兔,控制雕弓的情景,展现了狩猎时的紧张与刺激,同时流露出对自然界生物活力的赞叹。
  • 情感表达:在“呼鹰直上最高峰”一句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狩猎活动的热爱,也体现了其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力量的赞美。

曹贞吉的这首《江城子·冬日偶兴》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冬日狩猎者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摹和对狩猎活动的深情叙述,不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也反映了诗人高洁的人格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