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 · 雁字

数行界破青天色。似一幅、荆关笔。枫叶芦花秋瑟瑟。问君何事,书空难尽,影落潇湘碧。
人间多少伤心客。欲寄离愁那能得。折势分明成乙乙。无端风雨,横斜催乱,几阵烟云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青玉案·雁字》是一首清代陈维崧创作的词。此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作者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词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创作背景:陈维崧(1625—1682),字其年,号迪陵,江苏宜兴人。他幼年有神童之称,康熙十八年(1679)应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加修《明史》。他的诗作多以豪放著称,尤其擅长于词及骈体。他的《青玉案·雁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2. 诗词原文
    未干墨迹遥天外,闲付与、斜阳晒。
    狂扫八分临阿买。
    赪红霞尾,蔚蓝天色,好幅乌丝界。
    年年未了衔芦债,入塞几时还出塞。
    盘作擘窠鬈作虿。
    凭谁偷仿,十三行帖,写上银筝背。

  3. 词的赏析:陈维崧在《青玉案·雁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作者的内心感受。词中“未干墨迹遥天外,闲付与、斜阳晒”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墨迹尚未干透,随风飘散的情景。而“狂扫八分临阿买”则表现了词人在闲暇之余,挥洒自如地书写自己的情感和感悟。词中的“赪红霞尾,蔚蓝天色,好幅乌丝界”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秋景图,令人陶醉。而“年年未了衔芦债,入塞几时还出塞”则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生活的思考。整首词情感深沉,意境优美,值得细细品味。

  4. 词的艺术特色:陈维崧的《青玉案·雁字》不仅在形式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在内容上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词中的“未干墨迹”象征着词人的豪放不羁和对自由的向往;“闲付与、斜阳晒”则表现了词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盘作擘窠鬈作虿”则是对词人个性的一种独特表达。此外,这首词还体现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使其成为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佳作。

《青玉案·雁字》不仅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的词,更是一首富含深情、充满哲理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词人的个性和对生活的独到理解。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人们不仅可以感受到词人的情感世界,还可以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和力量,让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