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把欢伯,右手擘双螯。淋漓酒浓衫重,一任发萧萧。我自狂歌潦倒,醉看长安市上,若个插金貂。邓禹莫相笑,阮籍正逍遥。
列蛾眉,调锦瑟,响云璈。君侯应自,贵耳吾欲等鹪鹩。腐鼠才堪一饱,仰视鹓雏曰吓,意气二虫骄。安往非贫贱,三径问蓬蒿。
水调歌头 · 大醉放言
介绍
水调歌头·大醉放言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属于豪放派作品。该词以饮酒为主题,通过描绘酒后畅饮的情景,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洒脱的生活态度的追求。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详细解读:
开篇:“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句词开篇即提出一个问题,引发读者对自然美景和宇宙奥秘的思考。明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自然意象,常常与美好、永恒等概念联系在一起。而“把酒问青天”则展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对话的场景,表达了他对于宇宙奥秘的好奇和探索欲望。
中间部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句词揭示了人生的无常性和不完美性,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百态的认识。同时,它也暗示了人生中的离别、重逢等情感变化,以及自然界中的月亮盈亏变化。这种对人生和自然规律的理解,体现了作者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生感悟。
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亲朋好友的深深思念之情。他希望人们能够珍惜彼此之间的友谊和亲情,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像在月光下一样感受到彼此的存在。这种情感表达了作者对于友情和家庭的重视,同时也传递了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主题:整首词贯穿了一个核心主题——人生短暂、世事无常。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领悟和对自由、洒脱生活的追求。这种主题不仅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也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艺术特点:此词在艺术上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首先,它采用了对比手法,将明月的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变化进行对比,从而突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其次,词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词更加生动、形象。再者,词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每个部分都有紧密的联系和逻辑关系,使得整首词既有内在的逻辑性,又有外在的艺术魅力。
《水调歌头·大醉放言》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领悟和对自由、洒脱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