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 和锡鬯李晋王墓作

石马无声,饥乌作阵,白杨风急萧萧。珠襦玉匣,曾此葬人豪。河朔同盟藩镇,分带砺、只汝功高。真乐事,锦囊三矢,意气快儿曹。
银刀。新霸府,十年征战,兖郓之郊。奈优伶日月,粉墨亲调。惆怅诸陵寒食,青青草、麦饭谁浇。丰碑卧,牛羊砺角,坏磴走山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庭芳·和锡鬯李晋王墓》是宋代文学家辛弃疾的作品。以下是对该作品的介绍:

这首词写于淳熙八年(公元1189年),时辛弃疾被贬谪至信州(今上饶)居住。作者在赴任途中,途经李晋王的墓地,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

“和锡鬯”是当时信州的知州,“李晋王”即李金人的陵墓。此词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历史遗迹,表达了作者对故国山河的思念以及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悲凉的情感,反映了作者对现实政治的无奈和忧虑。

全词以“和锡鬯李晋王墓”为题,开篇就点明了写作的对象。接着,作者通过对周围的景物进行描绘,如“山围故国周遭在”,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庄重的氛围;“一水浸碧天”则展现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

这种美好的景色并没有给作者带来多少快乐,反而让他更加感伤。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乡和亲人,以及过去与他们的欢乐时光。因此,他不禁发出了“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这样的感慨。这里的“千秋兴亡”、“悠悠不尽长江”分别指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它们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的无限感慨,也暗示了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忧虑。

最后一句“赢得生前身后名”,则是作者对于自己一生的评价。他认为,虽然自己曾经取得了一时的成功,但最终还是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因此,他希望自己能够在生前死后都能够得到尊重和赞誉。

这首词以李晋王的墓地为背景,通过对周围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于未来命运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