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燕 · 见燕子营巢有感

旧年社日,向聚燕台边,送君归去。杏花开罢,迟日园林春暮。又栩栩梁间住。听一片、呢喃相诉。不嫌僦舍荒凉,来伴京尘凄楚。柳絮。
池塘何处。看玉剪交飞,乱冲花雨。主人谢客,辛苦旧巢将护。莫待新雏成羽。更去傍、红楼朱户。且自掠水衔泥,睡足一庭香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双双燕·见燕子营巢有感》是南宋诗人林逋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上片主要写燕子的情态,下片则抒发作者的感慨。全词以“双双燕”为主人翁,通过描写燕子筑巢营窝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力的赞美之情。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后人称为林和靖,北宋著名隐逸诗人、画家,以其高洁的品格著称于世。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物为题,语言清新隽永,意境深远,被后人广为传诵。其中,《双双燕·见燕子营巢》便是其中的佳作之一。

在这首诗中,林逋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燕子在天空翱翔,它们飞向远方,寻找适合筑巢的地方。它们在田野上空盘旋,寻找合适的地点。当它们发现一个理想的地点时,便开始忙碌起来,筑起坚固的巢穴。

诗中写道:“双双燕,飞过青天,寻得一地好巢安。”这里的“双双燕”是指两只燕子,它们在空中自由飞翔,寻找合适的地点。而“青天”则形容天空的广阔无垠。最后一句“寻得一地好巢安”,则是说两只燕子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地方来筑巢。

通过这些描述,林逋展现了燕子筑巢的勤劳与智慧。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在这首诗中,林逋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将燕子筑巢的过程描绘得栩栩如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田野之中。

《双双燕·见燕子营巢有感》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诗词,它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情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