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清 · 咏山鹧为阮亭作

织翠为裳,凝丹作距,飞来何处烟暝。金索珊珊,落下碧梧银井。忆蜀国、待诏图中,共棘雀、山花相映。难定。试洗却浓妆,雪衣嫌影。
挂向玉堂深处,莫百啭軥辀,恼人幽靓。梦结梨云,怕是数声惊醒。若觅句、负手巡檐,更摊书、茶清香冷。风静。好低徊一曲,伴他寒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月华清·咏山鹧为阮亭作》是由清代诗人曹贞吉创作的一首词。下面是对这首词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织翠为裳,凝丹作距,飞来何处烟暝。金索珊珊,落下碧梧银井。忆蜀国、待诏图中,共棘鹊、山花相映。难定。试洗却浓妆,雪肤冰肌清绝。

  2. 诗词解析:此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词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飞来何处”暗示着一种难以捉摸的意境,而“山花相映”则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整体上,这首词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能够带给读者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

  3. 文化背景:曹贞吉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创作往往蕴含着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通过对自然的描写,他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还反映了他对时代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

  4. 艺术特色: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首先,词中融入了大量的自然元素和传统文化符号,如山水、鸟雀等,这些元素的运用使得整首词显得更加丰富多彩。其次,词人巧妙地运用了意象转换和隐喻等修辞手法,增加了词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最后,词的语言优美,既有古风的韵味,又不失现代感,体现了较高的语言艺术水平。

《月华清·咏山鹧为阮亭作》是一首充满诗意和艺术魅力的作品,它不仅仅是一首诗词,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和一份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词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曹贞吉的生活经历和思想情感,以及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