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华清
月华清 盆梅 宫粉香飘,仙衣云卧,幽花独占窗户。 犹忆青鞋,曾访村南几树。 听残钟、茶磨山房,踏晓雪、铜坑石路。 悽楚。 正板桥流水,翠禽交语。 受尽冷烟疏雨。 倩健步移来,碧瓷深贮。 爆竹传柑,喜作新年伴侣。 最娉婷、春色三分,好珍重、芳心一缕。 留取。 莫等闲轻按,江楼笛谱。 注释: 1. 月华清:月光如水般清澈明亮。 2. 盆梅:用盆栽的梅花。 3. 宫粉:宫廷中常用的香料。 4. 仙衣
月华清 秦淮旧院 一段清愁,百年遗事,翠苔零落碧瓦。 记得年时,多少歌台舞榭。 绣槛里、云鬓飞鸦,珠箔外、玉鞭嘶马。 良夜。 有兰舟徐泊,宝灯斜挂。 回首江山如梦,只泣雨笼烟,柳丝盈把。 水绿秦淮,还绕赤栏桥下。 将南都、花月新声,作北里、水天闲话。 吟写。 任墨痕泪点,淋漓罗帕。 注释: 1. 月华清——指金陵(今南京)的清凉之地。 2. 秦淮旧院——指昔日繁华的城市南京的秦淮河两岸的妓院。3
月华清,长至后舟过溧阳。天寒岁晚犹泊江湖,回首故山,凄然欲绝也。 雪飐芦花,霜酣枫叶,枯杨摇曳残缕。 一片西风,长伴愁人羁旅。 宿江程、单枕灯寒,过水驿、横桥月苦。 听取。 又几番哀雁,几声柔橹。 箧里征衫如许。 望翠黛弯环,故乡何处。 矮屋香茅,忍负泖湖烟雨。 须收拾、蔗棱瓜塍,重料理、竹溪梅坞。 归去。 把苔笺吟写,小园词赋。 【译文】 在月华如水的夜晚,船儿经过溧阳的江边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孝祥的《踏莎行·元夕》。下面我将逐句解析这首诗,并给出相应的译文和注释: 1. 月华清 丙午元夕,从东骛山乘月还山庄 【译文】月光皎洁,我于丙午年的元宵夜从东骛山乘着月光回到山庄。 【注释】“月华清”可能暗指月亮的光芒或意境,“丙午元夕”则是指元宵节之夜。 2. 镫影新春,蟾远此夜,几家庭院箫管 【译文】灯笼的光芒映照着新春的气息,今夜的月亮虽然遥远
月华清 解析:“月华清”是全诗的标题,意味着以月华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清冷而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月华”,既指月亮的光芒,也象征着美丽、清纯和洁净。 译文: 在清澈如水的月光下,别浦(河流)上云气凉薄,平沙上太阳显得暗淡,短亭中初生的寒意让人感到一丝凉意。 筝柱慵调(意为懒于调整筝弦),空忆态奴弦索。这里指的是弹奏筝的人因为懒散而忘记了调弦,只能回忆过去的情景。 玉宇回、千里飞来,风笛唤
这首诗是王阮亭的咏山鹧。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月华清: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清冷的天空。 王阮亭侍读书斋、咏山鹧,侍读词有“妾是桐花,郎是桐花凤”之句,故六七反之:王阮亭在书房里读书时,看到窗外的山鹧,想到了侍读词中的“妾是桐花,郎是桐花凤”。因此,他开始反其道而行之,用六字或七字的诗句来赞美山鹧的美丽。 自颊桅头,绣缨竹外,输他绵羽娟秀
【注释】 月华清:指月亮皎洁明亮,象征清高。白葭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白葭是苏轼号中的一部分。芦:芦苇。空际:空中。泛:漂浮。和水和风:与自然融为一体。雪瘦:形容诗人消瘦。笑放翁、画入梅花:苏轼自比为“放翁”,将《葭梦图》中的梅花比喻为自己。羞庄叟、情牵凤子:以庄周的典故喻自己与世无争的心境,同时以凤子暗指自己的儿子苏过。徙倚:徘徊、犹豫。苍茫天地:广阔无边的天空。萧萧秋矣:形容秋天的萧瑟凄凉
月华清 历下霜清,泺源秋老,刚逢笳鼓还部。 燕寝帘开,笑对青山眉妩。 驻行旌、萝径调猿,按小队。 蘋洲挈鹭。 容与。 正鹊华红叶,待君题句。 忆否长安羁旅。 只经簟凝尘,酒瓢敲雨。 千骑联翩,羡煞伴侣。 尽思量、橘社莼乡。 还料理、笛家箫谱。 延伫。 望云蓝先寄,蓟门烟树。 译文: 济南的霜降了,泺水源的秋天变老了,正好遇到军队回师。 燕子的窝帘打开了,笑着面对青山眉眼妩媚。 停下来行进
这首诗的格式要求是: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 诗句: - 月华清 退谷 - 卧佛山坳,退翁亭角,春风已扫岩磴。 - 指点斜阳,引我马蹄幽兴。 - 见十里、五里青松,映将花、未花红杏。 - 人静。 - 但炊烟树杪,万峰齐暝。 - 载酒闲房深处,纵赤米黄齑,也须酩酊。 - 记得题诗,粉壁依然苔径。 - 更坐起、榻下沉沙,共招寻、水边鸣磬。
这首诗的意境是诗人在汉瓦当上看到的古宫遗事,以及他对历史的感慨。 首句“月华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月光照在汉瓦当上,使得上面的文字变得清晰可见。接着,诗人描述了这些文字的内容,它们记载着“长乐无极”的历史事件。 接下来的四句是对汉宫遗事的具体描绘。诗中用“晕蚀苔花,形摹璧月”来形容这些文字的形状和质感,使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它们的美丽。而“小小鱼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