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如无恨,便清辉万古,长圆难缺。昔我来思浑不记,瓜果中庭重设。身世斜阳,悲欢逝水,鬓有星星发。惊闻人语,今年两度佳节。
却忆去岁中秋,轻云薄雾,黯黮芙蓉阙。造物多情还补得,泼眼明蟾奇绝。再舞霓裳,平分桂影,疑对千峰雪。重阳迟了,几行白雁能说。
百字令庚申闰中秋和其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百字令·庚申闰中秋和其年》是清代诗人曹贞吉创作的一首词。该诗作于2023年,通过描绘中秋节的月光和作者自身的感慨来表达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家庭团聚和友情的珍视,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
从文学价值的角度来看,《百字令·庚申闰中秋和其年》在形式上展现了词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曹贞吉运用了传统的七言绝句格式,使得作品具有了古典文学的韵律之美。同时,词中的意境深远,通过对月亮的描写传达出作者的情感,这种情感上的寄托和表达方式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
从文化内涵方面来看,曹贞吉的这首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和哲理思考。《百字令》一词中“月如无恨,便清辉万古,长圆难缺”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时间流转带来的哀愁。而“身世斜阳,悲欢逝水,鬓有星星发”则反映了人生的短暂与变化无常,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人常有的感慨。此外,通过对比去岁中秋和今年的中秋佳节,作者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感受,以及在特定节日里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
在艺术成就上,曹贞吉的这首作品以其精巧的语言、深邃的情感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词的艺术魅力。尤其是“月如无恨,便清辉万古,长圆难缺”等句子,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富有哲理,能够引人深思。此外,作品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丰富,比如“斜阳”、“悲欢逝水”,这些词汇都富含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百字令·庚申闰中秋和其年》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是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资源。它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思想内容,成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及其背后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