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犯 · 咏花鸭

傍雕栏,啄花唼叶,呼名任游戏。依稀芦岸,蘸拍拍烟波,成队飞起。红裙偷裹采莲女。船头竞弄水。好趁取、碧天云淡,桄榔斑暗记。
何人竹弓莫轻弹,鸳鸯交颈处,惊他浓睡。争扑鹿,澄潭下、嫩黄难比。浑迷却、断霞一点,看只影、横斜穿暮紫。倩去伴、甲煎银叶,蹒跚香雾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花犯·咏花鸭》是清代诗人曹贞吉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曹贞吉,字升阶,号南村,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他的一生虽不显赫但诗作却颇为出色。《花犯·咏花鸭》便是他众多作品中的一首,展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深刻表达。

  2. 诗词原文
    傍雕栏啄花唼叶,呼名任游戏。
    依稀芦岸蘸拍拍烟波,成队飞起。
    红裙偷裹采莲女,船头竞弄水。
    好趁取碧天云淡,桄榔斑暗记。

  3. 诗意解析:这首诗通过描绘花鸭戏水的画面,展现了一种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生活场景。诗中的花鸭仿佛成了乡村生活中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花鸭比作红裙裹身的采莲女,增添了诗歌的艺术魅力。

  4. 艺术手法:此诗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通过对花鸭行为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使用了大量生动的词汇和形象的比喻,使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5. 文化意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鸟类和自然常常被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曹贞吉的这首《花犯·咏花鸭》不仅展示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和谐共生的追求。诗中所展现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对于现代人而言,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曹贞吉的《花犯·咏花鸭》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更是一种对生活、对自然、对和谐共处理念的深刻体现。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内涵,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