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再赠柳敬亭

咄汝青衫叟。阅浮生、繁华萧索,白衣苍狗。六代风流归扺掌,舌下涛飞山走。似易水、歌声听久。试问于今真姓字,但回头笑指芜城柳。休暂住,谭天口。
当年处仲东来后。断江流、楼船铁锁,落星如斗。七十九年尘土梦,才向青门沽酒。更谁是、嘉荣旧友。天宝琵琶宫监在,诉江潭憔悴人知否。今昔恨,一搔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贺新凉·再赠柳敬亭》是清代诗人曹贞吉的作品,一首词作。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柳敬亭的形象,并寄托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时代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词的具体介绍:

  1. 作品概述 :这首词创作于清康熙三年(1664),时年曹贞吉进士及第后曾官礼部郎中,因疾病辞去学政职位,归隐家乡。词中通过对柳敬亭这一特定人物的描写,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时代背景。柳敬亭在词中被塑造为一位说书人,其形象既生动又具有代表性。
  2. 艺术特色 :《贺新凉·再赠柳敬亭》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著称。首先,词中的意象生动,如“六代风流归扺掌”一句,既表达了历史变迁的沧桑感,也展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其次,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如“舌下涛飞山走”等句子,既描绘了场景的宏大,也体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此外,该词还运用了对比、象征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词不仅在形式上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性,更在内容上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深度。
  3. 文化价值:《贺新凉·再赠柳敬亭》不仅是一首艺术上的佳作,也是研究清朝文化、特别是戏曲和说唱艺术的重要文献。通过对柳敬亭这一角色的描绘,可以窥见当时社会风貌以及民间艺术的发展状态,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4. 历史背景:曹贞吉生活在清朝初期,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社会背景对他的诗词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通过《贺新凉·再赠柳敬亭》,不仅可以看到一个文人对于个人遭遇的感慨,也可以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
  5. 后世影响:《贺新凉·再赠柳敬亭》自问世以来,受到了后世读者的喜爱和高度评价。它不仅仅是一首诗词作品,更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影响力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后人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对象。

《贺新凉·再赠柳敬亭》不仅是曹贞吉个人创作的杰作,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于理解中国古典文化和审美情趣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