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凉送阮亭东归兼悼西樵

倦客归辕里。恰三秋、霜林叶散,鲤鱼风起。四角红毡氋子背,踯躅河桥之际。趁不上、东华宵骑。三叠凄凉渭城曲,感生平清泪如鉊水。知我者,惟兄耳。
重逢萧寺人憔悴。忆君家、中郎阿大,清言何绮。杳矣人琴千载恨,宿草吞声未已。离绪到、中年如此。生不成名身已老,叹虎头食肉非吾事。空击筑,长安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曹贞吉的《贺新凉·送阮亭东归兼悼西樵》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古诗。这首诗作于清朝乾隆年间,由诗人曹贞吉创作,用以送别友人阮亭东归并悼念他的好友西樵。

曹贞吉在诗中用“倦客归辕里”开篇,形象地描述了自己作为一位疲惫的旅人回到了故乡的辕里。随后,他用“恰三秋、霜林叶散,鲤鱼风起”这一句来描绘秋天的景象,同时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在诗的后半部分,“四角红毡氋子背,踯躅河桥之际”两句,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以及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他以“趁不上、东华宵骑。三叠凄凉渭城曲,感生平清泪如鉊水”来收尾,既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也透露出诗人对自己身世经历的感慨。

曹贞吉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的描述,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背景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跨越时间与空间的艺术世界。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才华。

通过《贺新凉·送阮亭东归兼悼西樵》,读者可以更深入理解曹贞吉这位清代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