倦客归辕里。恰三秋、霜林叶散,鲤鱼风起。四角红毡氋子背,踯躅河桥之际。趁不上、东华宵骑。三叠凄凉渭城曲,感生平清泪如鉊水。知我者,惟兄耳。
重逢萧寺人憔悴。忆君家、中郎阿大,清言何绮。杳矣人琴千载恨,宿草吞声未已。离绪到、中年如此。生不成名身已老,叹虎头食肉非吾事。空击筑,长安市。
贺新凉送阮亭东归兼悼西樵的诗词鉴赏如下。
诗词原文:
倦客归辕里,恰三秋、霜林叶散,鲤鱼风起。四角红毡氋子背,踯躅河桥之际。趁不上、东华宵骑。三叠凄凉渭城曲,感生平清泪如鉊水。知我者,惟兄耳。
赏析:
这首词是清代文学家曹贞吉的作品,通过描绘作者与阮亭东归途中的景象,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情怀念和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
从词的开头“倦客归辕里”可以看出,作者已经厌倦了漂泊的生活,准备回到故乡。接着,他描绘了秋天的景色,霜林叶落,鲤鱼风起,这既渲染了秋天的气氛,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离别。“四角红毡氋子背”,这里用到了典故,氋子是古代的一种帽子,而红毡则象征着富贵和权势。这一细节既展现了阮亭东的尊贵身份,也暗示了他们的离别可能带有某种不得已的因素。
接下来的“踯躅河桥之际”,则进一步描绘了他们别离的情景。在黄河桥上徘徊,难以前行,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痛苦。而“趁不上、东华宵骑”则表明了他们之间的差距,以及作者对这种差距的无奈和悲伤。
最后的“三叠凄凉渭城曲,感生平清泪如鉊水”则是对整个词的情感总结。渭城曲是一首著名的古琴曲,而“清泪如鉊水”则形象地描述了作者因怀念故友而产生的泪水。这里的“知我者,惟兄耳”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自己孤独的感慨。
这首词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故友的深切怀念和对他们不幸遭遇的同情。同时,它也展示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