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看齐落。
展缥缃珠联璧合,签标健药。
天使明诚清照后,又见同心并萼。
挥洒到横江孤鹤。
磨短麝煤残鼠尾,五百年闺阁无兹乐。
好爱惜,簪花格。
题襟叙为楞伽作。
尽徜徉笔床砚匣,芦帘纸阁。
子可传经妻写韵,清福人间不薄。
贤太守倡随相若。
重认文通鸥画字,古今人合不烦绳削。
蝇附骥,墨重著。

这首诗是一首题画诗,描绘了徐积余太守珍藏的渊雅夫妇合璧书和前后赤壁赋的场景。全诗共五句,每句都有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我们来看第一句:“双管看齐落。”这是说两只笔一起落下,形象地描绘了两人的亲密无间。这里的“双管”指的是笔,而“齐落”则表达了他们共同书写、共同创作的情景。

第二句:“展缥缃珠联璧合”,描绘了书卷展开后,字迹如同珍珠般串联在一起,显得十分美好。这里的“缥缃”指的是浅黄色的书衣,而“珠联璧合”则是形容书卷上的字迹如同珍珠和玉璧一般美丽,相互映衬,相得益彰。

第三句:“签标健药”,这里可能是指书签上刻有醒目的标记,提醒人们注意阅读。而“健药”则是一种中药,这里可能是用来形容书签的实用性。

第四句:“天使明诚清照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使(指皇帝)知道明诚和清照的名声后。这里的“天使”可能是指皇帝或者某种权威的象征,而“明诚”和“清照”则都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这两位文学家的敬仰之情。

第五句:“又见同心并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又看到像莲花一样的同心并蒂莲。这里的“同心并蒂莲”是一个典故,指的是男女双方心意相通,感情深厚。这句诗寓意着两位文学家之间的深厚情谊。

第六句:“挥洒到横江孤鹤”。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他们的才华如同横江上的孤鹤一样高洁。这里的“横江孤鹤”是一个典故,指的是在江面上独自飞翔的鹤,象征着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格。这句诗赞美了两位文学家的才华与品质。

第七句:“磨短麝煤残鼠尾”,“磨短麝煤残鼠尾”是一个典故,指的是用麝香和煤炭研磨制成的墨汁,这种墨汁通常用于书画作品上。这句诗可能是用来形容两位文学家的作品风格独特,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味。

第八句:“五百年闺阁无兹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样高雅的艺术在五百年的闺阁中都没有出现过,令人赞叹不已。这里的“闺阁”指的是女子的居室或闺房,而“兹乐”则是指这样高雅的艺术。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两位文学家作品的独特价值和深远影响的赞赏。

第九句:“好爱惜,簪花格。”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好好珍惜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可以用簪花来装饰它们。这里的“簪花”是一种古代的装饰品,可以插在发髻上作为装饰。这句诗可能是在鼓励读者要爱护这些珍贵的艺术品。

第十句:“题襟叙为楞伽作。”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在这张画卷旁边题写了一些诗句,以此来表达我对这幅画作的赞美之情。这里的“题襟”指的是在画卷上题写诗句,而“楞伽”则是佛教经典之一,这里可能是借用其名来表达对这幅画作的喜爱和敬意。

第十一句:“尽徜徉笔床砚匣,芦帘纸阁。”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尽情地在笔床、砚匣之间徜徉,在芦帘纸阁里畅游。这里的“笔床”是一种用来放置毛笔的地方,而“砚匣”则是用来装砚台的地方。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沉浸在艺术氛围中的场景。

第十二句:“子可传经妻写韵,清福人间不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你可以通过传授经文来传播智慧,而你的夫人则用美妙的韵律来抒发情感,这都让人感受到世间难得的清福。这里的“传经”指的是传授知识,而“写韵”则是指通过诗歌来抒发情感。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两位文学家生活品质的赞美。

第十三句:“贤太守倡随相若。”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位贤明的太守能够与你们这样的文人相媲美,真是令人钦佩。这里的“倡随相若”是一个典故,指的是互相学习、互相尊重的意思。这句诗可能是在赞扬徐积余太守能够与两位文学家相媲美的品质。

第十四句:“重认文通鸥画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重新认识文通鸥先生的字迹就像画一样。这里的“文通鸥”可能是一个化名或别号,而“画字”则是指他的书法作品具有绘画般的美感。这句诗可能是在赞美文通鸥先生的书法艺术。

第十五句:“古今人合不烦绳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古今中外的文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共鸣,无需繁琐的修饰。这里的“绳削”是一个典故,指的是雕刻、修饰等工艺手段。这句诗可能是在强调徐积余太守收藏的作品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共鸣。

第十六句:“蝇附骥,墨重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苍蝇追随骏马,墨迹浓重。这里的“蝇附骥”是一个典故,指的是苍蝇跟着千里马飞跑,而“墨重著”则是指墨色浓厚。这句诗可能是在以比喻的方式表达徐积余太守收藏的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